特写:乌鲁木齐——各民族的共同家园
来源: 新华网  强力静 阿依努尔 符晓波
2015-09-30 08:14:32

  有归属感的地方

  狄华说,乌鲁木齐除了缺少水系,冬天气候严寒,其他都好。

  “7·5”事件之后全市的安保加强,可能带来了一些不便。比如,去商场购物、入住宾馆、进入人民广场锻炼都需要安检。

  “但是,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这都是必要的。”狄华说。

  和不少乌鲁木齐老人一样,冬天狄华也会做一个“候鸟族”,飞往温暖的海南过冬。“乌鲁木齐天冷路滑,老年人冬天没法锻炼。”

  然而,因为他的根在这里,狄华还是会回来:“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有了感情,就舍不得走。”

  谈起正在读小学的外孙,狄华喜悦溢于言表:“未来的乌鲁木齐还要看他们了。如果他愿意出去读书很好,毕竟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教育水平更高。若他愿意回来也好,我们这里需要他。”

  乌鲁木齐有不少双语学校。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学生穿着同样的校服,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手挽手走在下学的路上。

  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民汉合校,“双语”教学工作已从中学下移到小学和学前阶段。

  除了学校,人们居住的社区也一样。住在大湾的哈萨克族青年哈地尔别克说,在乌鲁木齐并没有纯粹某一个民族居住的小区,现在基本上都是各族杂居的状态。只是由于生活习惯、民族信仰不同等差异,以及考虑孩子上学和工作远近等现实问题,居住的区域不同。

  哈地尔别克说,儿子今年要上幼儿园了。大湾附近没有合适的学校,但他已经看好了一个位于北城骑马山附近的一家私立幼儿园,教英语和汉语,硬件设施也很好,打算买那儿的房子,方便孩子上学。

  哈地尔别克认为,未来的乌鲁木齐,应该会往更包容、更宜居的方向发展。

  “只要真诚交流,心灵相通,乌鲁木齐就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园。”哈地尔别克说,“一个想起来就有归属感,觉得温暖的地方。”(参与采写:任沁沁、蔡国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关键词
新疆,乌鲁木齐
责任编辑:丁丽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