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德平泉市,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六名党员,祖孙三代皆与军旅结缘。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但却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爷爷贾敏1957年便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1960年,雷锋参军时,贾敏正处于超期服役阶段,与雷锋同在一个团,这段特殊的经历成为他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复员后的贾敏,无论身处村干部、加工厂工人、铁路工人还是机场工人的工作岗位,始终坚守热爱党、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传承雷锋精神,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直至1998年退休,贾敏走到哪里,就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在哪里,始终如一地践行无私奉献的理念。
退休后,贾敏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义务担任铁道路口信号员,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雨交加,都准时到岗。他积极参与村里的义务劳动,带头捐款捐物,维护村内环境卫生,组建秧歌队,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特别是在2009年,一场大雪让贾敏所在的南岭村道路异常难行。73岁的贾敏毅然拿起铁锹开始除雪,带动村民们奋战2天,道路上的积雪终于被铲除,确保了道路通畅。2013年3月5日,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纪念日,贾敏尽管患有高血压,生活并不富裕,但他还是身体力行、自掏腰包,为本村的贫困户每户送上100元。每当有人劝他不要这么辛苦,他总是爽朗地说:“我还能干,只要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就开心。”
在父亲贾敏的影响下,贾国庆自幼对军人充满崇敬,立志长大后投身军旅。1984年,他如愿以偿参军入伍,服役于某研究所,在通信技术领域钻研精进,熟练掌握了卫星通信、通信装备维修等多项专业技能,守护着通信“大动脉”的安全。
退役后的贾国庆,坚守军人精神,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踊跃捐款捐物,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服务奉献社会。他曾在矿山企业的尾矿库勇救溺水小伙,也曾在轨道上冷静组织众人避免发生事故,展现了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每当人们对他竖起大拇指,他都会说:“从部队走出来那么多年,我觉得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兵!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贾文斌从小受爷爷贾敏和父亲贾国庆熏陶,立志继承家庭优良传统——报国从军。2009年,贾文斌参军入伍,奔赴新疆卫国戍边。
2014年,贾文斌的部队生活画上了句号,五年的军旅生涯,不仅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更滋养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退伍后,贾文斌立即投入志愿服务行列。2020年平泉市联合救援队成立,他主动报名加入,并担任训练教官和骨干,参与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和救援活动。他还与战友一起组建了平泉市退役军人志愿者先锋大队,并担任副大队长。每年高考、中考期间为考生提供暖心服务。
2023年7月末,受台风影响,京冀部分地区遭受洪灾,贾文斌与队友第一时间奔赴抗洪一线,疏散群众,解救被困人员,展现了退役军人的担当。同年,贾文斌获评“平泉市最美退役军人”,在颁奖现场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出生在军人世家,听着爷爷和父亲的战斗故事长大,为人民服务是我的根与魂。我将继续和千千万万的退役军人一道,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不畏苦、不畏难”。
三代从军报国,铸就铁血担当。爷爷贾敏从雷锋精神中汲取力量,将奉献的种子播撒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父亲贾国庆继承了爷爷的精神,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续写着担当与奉献的篇章;儿子贾文斌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志愿服务和抗洪救灾等领域发光发热。祖孙三代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坚定信仰,用奉献和坚守传递着报效国家的军人情怀。
(资料提供: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承德平泉市 贾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