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消博会上,我们发现“联名”成为一个热词。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单打独斗”,而是选择牵手同行、牵手文化、牵手全球,用联名产品激活消费市场。今天的“在消博会看见未来”特别节目,就让我们从一个个跨界联名的新产品透视合作为消费打开的新空间。
总台央视记者 金晓曦:逛了一圈商场,我发现了很多惊喜联名。有老字号遇上国家博物馆;有运动遇上文化;还有来自国外的品牌公仔,摇身一变就成了饮料杯上的萌趣装饰。品牌手拉手,形成新潮流,还有哪些跨界好物呢?走,我们一起去消博会上看一看。
最近火爆全世界的动画电影人物形象哪吒在消博会上,我至少在四五家展台都看见了他的身影。从潮玩到数码科技、文旅文创,哪吒已经成了“联名顶流”。
A+B=C,联名的魅力就在于两个熟悉的品牌能撞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新火花。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也让品牌从“产品销售”转向“情绪共鸣”,开辟了消费的新场景、新体验。
尤其是在今年的消博会上,联名不再只是“国货联国货”,更是“中外品牌”的同频共振。这样一杯小小的饮料,就联名了哈利·波特、小王子等7个全球知名IP,推出十多个新产品。
奈雪的茶展位负责人 张德才:我们要是把所有联名的产品摆到这里都放不下,是一整面墙。我们主动与全球的知名品牌跨界联名,很多国外品牌因此发现了中国市场的惊人潜力,消费者对新事物的接受力远远超出海外品牌的预期。联名成了他们打开中国消费市场的一把钥匙。
“联名”不仅是创意的结合,更是一次次“开放合作”的落地。它打通了文化壁垒,也融合了产业链条。在消博会上,合作成为中外参展商的共识。
这家来自新加坡的茶企,就想在一杯茶里装下整个世界的“原料地图”。
新加坡茶商 刘觉文:我们联名款的茶叶里面,有中国的茶叶,有老挝的木材作为烘焙作用,有中东类似香料的一种工艺,另外就是在新加坡制作。我们在消费的生产线里面,就加入各国的元素。
而这家人工智能企业,却瞄准低空经济,在展会上寻找智能技术与低空应用的最佳融合点。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汤锡峰:通过我们的产品加上低空经济,加上人工智能,加上具身智能,能够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所以我们也很迫切地想跟同行和未来的合作伙伴进行更为深度的交流。
总台央视记者 金晓曦:走了一圈,我这个跨界好物的盒子已经被各种“联名”塞满了,它们不仅仅是创意产品,更是全球企业在中国“破圈”的生动写照。联名背后,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共创共赢,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力,更是人们的共识:合作才有延展的新空间,开放能创造更高价值。
而中国也一直在支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合作,用中国市场的广度、文化的厚度和创新的速度,释放出未来更大的合作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