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世家风采丨定州市孙西波家庭:三辈军旅情系家国梦,三代党员接力续华章
来源: 长城网  
2025-03-12 14:58:00
分享:

  在定州市北城区街道东大街社区,有一个家庭,他们三代军人、三代党员,三套军装、三句承诺,时代在变、精神永恒,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了三代人的家国情怀,向我们生动诠释了一个军人家庭的信仰与追求,以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爷爷孙西波:“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口气,把党交给的任务干到底”

  孙西波,男,汉族,中共党员,定州市北城区人,1941年7月生,1960年入党,1962年1月入伍,1969年6月退伍,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的老战士,五级因战伤残,曾两次荣获三等功,1963年因表现优异被评为“五好战士”。

  在战争中,身为党员的孙西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始终冲锋在前。为了保障大部队顺利行军,他带领战士们修路架桥,从山上背建筑材料修筑工事,粮食紧缺时就开垦荒地种菜养猪,为部队提供饮食保障。

  在一次给任务部队传达紧急情报途中,突遇敌机轮番猛烈轰炸,当时地段开阔,无处躲藏,他全力掩护战友,不幸被敌机炸伤腿部,重伤昏迷,被送到医院抢救。醒来后他不顾自身伤痛,仍然坚持继续上前线作战。解放军昆字九〇五部队为他记三等功并颁发抗美援越纪念章。

  如今,孙西波老人已退休在家,继续为社区、为邻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当谁家遇到头疼脑热、小病小痛,孙西波老人就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医疗知识和经验,为邻里提供及时的健康咨询和初步诊断。他常说:“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能为社会、为邻里做点事,心里才踏实。”这句话不仅是他的人生信条,更是他用一生践行的行为准则。

  儿子孙越强:“听党话、跟党走,坚守初心,为社会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孙越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7月生,1990年3月入伍,1992年12月退伍。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踏上了从军之路。由于当时他年龄小,身子骨比较单薄,体能素质较差,每次跑五公里对他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他每晚加班加点进行强化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底的测试中,他的军事训练成绩样样优秀。

  1990年12月,孙越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兵下连后,他担任副班长一职,工作踏实细致,被组织授予嘉奖。1992年12月,他回到了家乡,继续发光发热,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孙女孙天宇:“沿着父辈的足迹,用花样青春守护祖国,续写家族的荣光,奋勇前行在守护祖国的征途上”

  孙天宇,1996年7月生,2014年9月入伍,火箭军某部通信营中尉排长。童年时候,她总听爷爷讲述过去那烽火连天的岁月和顽强战斗的故事,爷爷眼中闪烁的泪光如同历史的星河,映照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这些故事,如同细雨润物,悄然在她稚嫩的心田播撒下军旅梦想的种子,让她从小就懂得了什么是勇敢、坚持、家国情怀。

  2014年9月,她也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军装,开始了军旅生涯。在部队的摸爬滚打中,她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坚韧、越来越勇敢。2016年8月,她考取了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军校学员。在校期间,她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多次获得学习标兵、训练标兵、巾帼标兵等荣誉。2023年11月,孙天宇与同部队的战友田岳飞喜结连理,成为一对“军人夫妻”,他们的爱情之花在绿色军营中绽放,他们约定携手一生,不负家国不负卿。

  一根接力棒,延续家国情。从烽火连天的岁月到如今的和平年代,孙西波一家祖孙三代人与绿色军营结下了不解之缘,红色基因早已深深根植于家族血脉,代代相传。

  (资料提供: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定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任编辑:曲晓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