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月19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天关”卫星发现一个位于“小麦哲伦云”星系内的双星系统EP J0052,并全程追踪到EP J0052从X射线突然爆发到逐渐消退的全过程,为探索大质量恒星的相互作用与演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以“天关”卫星的观测数据为主导,欧洲航天局科研团队对EP J0052开展了科学研究,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发表。
“天关”卫星艺术想象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2024年5月27日,“天关”卫星捕捉到来自EP J0052的短暂且高能量的X射线辐射事件,并获取了爆发全过程的X射线信息。此后,美国、欧洲的天文望远镜对EP J0052开展了后随观测。
此项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分析不同波长范围内的X射线变化,以及爆发物质中存在的氮、氧、氖等元素,发现EP J0052包含一颗质量超过太阳10倍的炽热大恒星,和一颗质量与太阳相当的致密白矮星,此类双星系统非常罕见。
科研人员认为,EP J0052最初是由两颗质量较大的恒星组成,其质量分别约为太阳的6倍和8倍。质量更大的恒星更早耗尽了核燃料并开始膨胀,并向伴星抛射物质。经过长期演化,伴星的质量增长至太阳的10多倍,而原本质量更大的恒星则坍缩为一颗质量略超太阳的白矮星。
欧洲航天局科研人员介绍,这是两颗恒星之间复杂物质交换的结果,这项研究揭示了恒星演化中一个极为罕见的阶段。“天关”卫星能够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爆发现象,并检验我们对大质量恒星演化的理解。
据介绍,“天关”卫星于2024年1月发射升空,通过探测宇宙中的X射线暂现源和爆发天体,探索更多宇宙奥秘。
“通过数据共享和协同观测,‘天关’卫星为全球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X射线数据支持,有力推动了高能时域天文学的观测与研究发展。”“天关”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说。(记者 张泉 张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