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广西梧州市开展“求实创新共成长,团结筑梦向未来”开学第一课活动。这是梧州市第八中学学生在跳民族舞蹈。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月17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学生在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2月17日,广西梧州市开展“求实创新共成长,团结筑梦向未来”开学第一课活动。这是在梧州市第十四中学学生在跳竹竿舞。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月17日,上海市长宁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在上海市开元学校“开学第一课”活动中指导学生体验穿戴消防员服装。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月17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学生在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内参观。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2月17日,上海市长宁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在上海市开元学校“开学第一课”活动中为学生介绍消防车。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月17日,广西梧州市开展“求实创新共成长,团结筑梦向未来”开学第一课活动。这是梧州市第八中学学生演唱歌曲《中国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月17日,广西梧州市开展“求实创新共成长,团结筑梦向未来”开学第一课活动。这是梧州市第十四中学学生在参加抛绣球比赛。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月17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举行“雪龙探秘新征程 海韵逐梦共扬帆”活动。这是学生们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进行视频连线。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2月17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举行“雪龙探秘新征程 海韵逐梦共扬帆”活动。这是该校学生通过视频连线向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提问。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2月17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举行“雪龙探秘新征程 海韵逐梦共扬帆”活动。这是学生们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进行视频连线。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2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的学生来到上海趣看美术馆,开启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学生们带着学习任务单走进“栋梁——梁思成与林徽因学术文献展”,探寻中国古建筑之美。新华社发(陈浩明 摄)
2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的学生来到上海趣看美术馆,开启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学生们带着学习任务单走进“栋梁——梁思成与林徽因学术文献展”,探寻中国古建筑之美。新华社发(陈浩明 摄)
2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的学生来到上海趣看美术馆,开启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学生们带着学习任务单走进“栋梁——梁思成与林徽因学术文献展”,探寻中国古建筑之美。新华社发(陈浩明 摄)
2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的学生来到上海趣看美术馆,开启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学生们带着学习任务单走进“栋梁——梁思成与林徽因学术文献展”,探寻中国古建筑之美。 新华社发(陈浩明 摄)
2月17日,学生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小学操场上跳绳。 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2月17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老师在舞台上进行科学实验展示。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17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们与机器人共舞。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17日,学生们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小学操场上进行趣味游戏。 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2月17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们通过智能编程操控机器车。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17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们与机器人近距离互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的学生佩戴VR眼镜观看传统节日视频。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的学生在古书画修复技艺展台前体验电子版模拟接笔补绘技术。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的学生在体验模拟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的学生介绍田野考古知识。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月17日,在四川遂宁市大英县实验幼儿园的手工课上,老师教孩子们学习制作竹编画。新华社发(刘昌松 摄)
2月17日,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第二中学学生在开学第一课科普活动上观看机器狗表演。新华社发(翁光建摄)
2月17日,在四川广安市广安区富源小学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川剧演员为学生表演变脸。新华社发(廖小兵 摄)
2月17日,广西柳州市德润小学的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灯笼。新华社发(黎寒池 摄)
2月17日,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龙岗北小学的学生与AI智能机器人亲密互动。新华社发(马华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