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东台发绣:一缕发丝映古今
江苏盐城东台市博物馆内有一个专门的国家级非遗东台发绣展厅,展示佛像、花鸟、人物、历史故事等各种发绣精品,作品质感纹理别具一格,带给人们独特的观赏体验。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有所获 “种”有所得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我们走进广袤的中华大地,领略芒种时节的丰收图景和民俗文化。文化中国行丨科技赋能场景“上新” 文博会绽放文化魅力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即将落幕,短短5天,融合深厚文化底蕴和“科技范儿”的文化产业新成果火“出圈”,为观...文化中国行|探寻国宝里的中国智慧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山西历史悠久,素有“地上文物看山西”的美誉。山西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中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文化中国行|博物馆如何“变变变”?探秘博物馆的“逆生长”密码
走过百余年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博物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守望传统、拥抱未来。近年来,新技术、新手段、新创意的运用,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古老博物馆已...文化中国行丨以船为家 向海而生——博物馆里的海南疍家文化
海南陵水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疍家人聚居地。位于陵水的海南疍家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疍家文化主题博物馆,于2023年9月开馆。文化中国行丨300℃到800℃里烙出一张中国画
烙画又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烙画使用特制烙笔,在竹木、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作画,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文化中国行丨福建官洋村:踏青正当时 “春日经济”持续升温
官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土楼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的“大观园”,2024年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文化中国行|介休琉璃的千年传承与华彩再现
琉璃是一种集陶瓷、建筑、雕塑为一体的综合传统手工艺术品,因其艳丽的色彩和多变的造型,在我国古代被广泛用于装饰宫殿、庙宇、宝塔等。文化中国行|时光的涟漪中 遇见丽江
八百多年前,丽江古城在纳西先民的耕作中开始生长。今天我们遇见的,是璀璨的多民族文化和奇美的大自然相融相生共同孕育出的独特的丽江。【文化中国行】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 抖似丝绸不闻声
在中国传统手工纸庞大的体系中,宣纸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有着“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的美誉。文化中国行|古艺新生 与“漆”同行
走进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竹岐乡的太古大漆艺术馆,就像步入大漆的艺术世界。这家集脱胎漆器产业、传统工艺、现代设计、生产、科研、文创于一体的漆器科创型企业...文化中国行 | 从“天下明德”展识故宫珍宝
正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天下明德——故宫博物院重华宫主题展”深受澳门居民喜爱,展览展出约130件(套)故宫博物院珍藏展品。文化中国行|西北小城万人拔河,热热闹闹过元宵
今年元宵节前后,一场跨越600多年的文化盛宴——“万人扯绳”活动,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上演,吸引数万群众参与超长拔河。文化中国行丨千年鱼龙舞元夕
在锣鼓声、欢笑声、相机咔嚓声中,嬉鱼灯流光溢彩,在古村小巷里穿梭游动。游客、村民舞动着形态各异的鱼灯,互道“元宵节快乐”,这是新年诗意而温暖的瞬间。文化中国行|听!黄河与蒲剧的激昂和鸣
春节假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公园,15部传统、现代蒲剧轮番上演,戏迷从四面八方涌向黄河岸边,现场呈现出千人同唱一台戏的火爆场面。